產前憂鬱症,也被稱為孕期憂鬱症,是在懷孕期間發生的憂鬱情緒障礙。它可以影響任何懷孕女性,症狀範圍從輕微到嚴重。產前憂鬱的症狀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情緒波動:情緒不穩定,可能表現為極端的悲傷、焦慮或易怒。
  • 興趣喪失:對平時活動或興趣喪失興趣,包括對孕期本應感興趣的事物。
  • 睡眠問題:睡眠過多或失眠。
  • 能量喪失:經常感到疲憊或缺乏能量。
  • 自我價值感下降:感覺無價值或罪疚感加重。
  • 集中注意力困難: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或決策困難。
  • 食慾變化:食慾增加或減少,體重明顯變化。
  • 身體症狀:經常出現無法解釋的頭痛、背痛或其他身體不適。
  • 自殺念頭或行為: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有自殺的念頭或企圖自殺。


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出現這些症狀,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重要。孕期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而且尋求幫助是保護母親和未出生嬰兒健康的重要一步。醫生可能會建議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兩者結合的方式來治療產前憂鬱症。

最近的研究報導指出,產前和產後憂鬱對於孩子從出生到學齡前階段的心理發展和行為有顯著影響。一項系統性回顧和元分析的研究目標是瞭解產前和產後憂鬱獨立預測孩子心理結果的情況,探討母親憂鬱症狀在哪一個階段對孩子心理結果的影響更大,以及產前憂鬱是否由產後憂鬱的影響中介。此研究僅包括報告產前和產後憂鬱兩者效應的研究,尤其關注那些利用縱向設計來報告孕期和產後期間母親憂鬱狀況的研究。研究發現,產前和產後憂鬱均可能獨立預測孩子的心理發展結果,且存在一個敏感時期,在這一時期內,母親的憂鬱症狀對孩子心理結果的影響更大​ (BioMed Central)​。

另一項研究專注於母體圍產期*憂鬱症與孩子神經認知發展之間的關係,指出圍產期憂鬱可能透過多種機制影響孩子的神經認知發展。例如,產前壓力與孩子更高的焦慮、憂鬱、大腦杏仁體體積增大和神經連接改變有關。該研究還發現,母親的憂鬱症狀與孩子在非語言溝通技能、情緒發展延遲以及語言發展延遲的風險增加有關。此外,母親憂鬱症狀的改善可以減少或甚至逆轉母親心理病理對孩子的影響。這表明產前母親的憂鬱症狀對孩子的早期神經發展有直接影響,包括社會情感、認知和運動技能的發展​ (Frontiers)​。

這些研究強調了母親圍產期憂鬱症對孩子早期發展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在神經認知發展方面。它們提醒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產前和產後憂鬱的診斷和治療,以及這些狀況如何獨立和相互作用影響孩子的長期發展。這些發現也強調了支持圍產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在孕期和育兒早期階段為母親提供適當支持的必要性。

圍產期*:圍產期,是指懷孕28周到產後一週這一分娩前後的重要時期。 圍產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嬰兒及母親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圍產期保健是指產前、產時和產後的一段時間內,對母親、胎兒和新生兒進行一系列的保健工作,使母親健康和胎兒、新生兒的成長髮育得到很好的保護。

不管是在台灣,還是香港,對於產前憂鬱症的治療通常會包括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方式。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孕婦處理憂鬱情緒,學習應對技巧,而藥物治療則可能在醫生評估下作為輔助手段。不同之處可能在於醫療體系的設置、可用資源、文化接受度以及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

台灣:台灣有著完善的醫療體系,對於產前憂鬱症的認識和治療逐漸增加。台灣可能會有更多公共醫療資源和計畫針對孕婦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援,包括醫院的心理諮詢服務和社區支持團體。
香港:香港也重視心理健康,對於產前和產後憂鬱症有相關的治療和支持服務。香港的醫療體系同樣提供多元化的治療選項,包括私人和公共醫療服務。文化背景和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可能會影響孕婦尋求幫助的意願和過程。

葉瀚林覺得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台灣還是香港,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都是應對產前憂鬱症的關鍵。若你或你認識的人正在經歷產前憂鬱症的症狀,建議及早與醫療專業人員聯繫,以獲得適當的評估和治療。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塔療癒(Theta Healing)是一種靈性療法,旨在通過直接與創造力的源頭相連結,促進心理、身體和靈魂的治療。這種療法由薇安娜·斯蒂波爾(Vianna Stibal)在1995年創立,當時她聲稱透過這種技術治癒了自己的腿部腫瘤。希塔療癒的核心概念包括進入希塔腦波狀態(一種深層放鬆和冥想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療癒師和接受治療者相信可以更容易地進行心靈和情緒上的治療工作。我發現希塔療癒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它結合了靈性療法和冥想技巧,旨在通過連接宇宙的創造性能量來促進心靈、情感和身體的療癒。不需要昂貴的工具或複雜的儀式,只需一顆開放的心和對改變的願望,你就可以開始自己的希塔療癒之旅。這份懶人包將引導你走過自我實踐希塔療癒的步驟,從初學者到熟練運用,只需你的時間和承諾。

理論基礎

希塔療癒的理論基礎建立在幾個關鍵概念上:

  • 希塔腦波:認為這是達到深層放鬆和高度覺醒狀態的關鍵,有助於促進深層療癒。
  • 信念和情緒的療癒:這種方法強調通過改變負面信念和情緒模式來促進療癒。
  • 與“創造者”的連結:希塔療癒強調與一個高等能量或創造力源頭的直接連結,作為療癒過程的一部分。

希塔療癒自己的操作步驟

步驟一:理解希塔療癒的基礎

希塔療癒建立在進入希塔腦波狀態的基礎上,這是一種類似於深度冥想的放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夠接觸到潛意識的深層區域,並與宇宙的創造力源頭建立直接的聯繫。理解這一點是開始自我療癒旅程的第一步。

步驟二:創建一個支持的環境

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選擇一個你不會被打擾的地方進行你的希塔療癒實踐。
設置舒適的氛圍:你可以點燃蠟燭、播放輕柔的音樂或使用香薰來創建一個有助於放鬆的環境。

  • 選擇一個安靜、不會被打擾的地方進行冥想。
  • 確保穿著舒適的衣物,創建一個舒適的座位或躺臥空間。
  • 可能的話,關掉所有會分散你注意力的電子設備。

步驟三:進入希塔狀態

深呼吸三次:坐下或躺下,閉上眼睛,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呼氣,感覺身體上的每一部分開始放鬆,每次吸氣時盡量填滿你的肺部,呼氣時放鬆身體。

引導式冥想:可以透過引導式冥想或想像一束光從宇宙中流入你的身體,進入頭頂,逐漸向下流動至腳尖。隨著這束光的流動,感覺到你的身體和心靈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放鬆狀態,這個狀態是希塔狀態,一種深度冥想和放鬆的狀態。

步驟四:設定你的療癒意圖

明確意圖:在心中清晰地表達你希望通過這次練習達到的療癒目標。無論是情緒上的釋放、身體疾病的緩解、心靈上的洞察和成長,還是精神上的覺醒,都需要一個清晰的意圖。想像這個意圖以光的形式,從你心中發出,連接到宇宙的能量中。

請求支持:在心中向宇宙或你所信仰的高等力量請求支持你的療癒旅程。

設定療癒意圖是希塔療癒過程中一個關鍵步驟,它涉及明確界定你希望通過療癒達到的具體目標或改變。

這一步不僅幫助你聚焦於療癒過程中的目標,也使宇宙能量更精確地回應你的需要。

以下是葉瀚林提出幾個設定療癒意圖的例子,用以指導你如何在自己的希塔療癒練習中實踐這一步驟。

意圖舉例1:情緒釋放

意圖描述:「我意圖釋放任何源於過去經驗的恐懼和不安,讓這些情緒能夠平和地流動並離我而去。我請求宇宙支持我,讓我感到安全並充滿勇氣,去面對和接納我的情緒,讓我能夠從這些經驗中學習並成長。」

意圖舉例 2:身體疾病的緩解

意圖描述:「我意圖為我的身體帶來療癒和平衡,特別是針對我的(具體部位或狀況,如背痛)。我請求宇宙的能量流入這部分,釋放任何形式的不適,並促進細胞的恢復和更新。我相信我的身體有自我療癒的能力,並開放接受這種療癒的過程。」

意圖舉例 3:心靈成長和自我發現

意圖描述:「我意圖透過這次練習深入了解我的真我,並促進我的心靈成長。我請求宇宙引導我發現我的內在力量和潛能,幫助我克服自我懷疑,並在我的生活和關係中表達出更多的愛和同理心。」

意圖舉例 4:改變限制性信念

意圖描述:"我意圖釋放並轉化那些限制我實現我的夢想和目標的信念。我對宇宙表達,我準備放下這些舊有的模式,並開放接受新的、支持性的信念,這將幫助我以更自信和積極的態度前進。"

如何設定意圖

  1. 專注並放鬆:在進行希塔療癒練習之前,找到一個安靜的時間和空間,深呼吸,讓自己放鬆。
  2. 清晰表述:在心中或大聲清晰地表達你的意圖。你可以將意圖寫下來或默念。
  3. 感受並信任:當你設定意圖時,盡量感受到這個過程中的能量和情感。信任宇宙將回應你的請求。

通過這些例子,你可以看到設定療癒意圖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過程,它反映了你在當下最需要療癒和支持的地方。記住,沒有對錯之分,最重要的是你的意圖要真誠並來自內心。

步驟五:接收和整合

開放接收:保持這種放鬆的狀態,心態開放,靜靜地留在這個空間,開放自己接收來自宇宙的治療能量和指引。相信宇宙的能量正在回應你的請求,為你帶來療癒和指導。

感受和觀察:注意任何身體的感覺、情緒的變化或心靈的洞察,這些都是療癒過程的一部分。想像這個能量以光的形式返回給你,帶著解答、治療和支持進入你的身體和心靈。透過呼吸,感覺到這個光在你體內擴散,為你帶來所需的治療和平靜。

步驟六:結束你的練習

慢慢回到當下:當你準備結束練習時,慢慢地讓自己回到現實,動動手腳,深呼吸,最後睜開眼睛。

感恩:當你準備結束冥想時,心中對這次經驗和接收到的任何治療或洞察表示感謝。

步驟七:反思和日常練習

記錄你的經驗:在日記中記錄你的感受、體驗和任何洞察,這將幫助你跟踪你的療癒進程和成長。也要持續保持水分充足,並在需要時給自己適當的休息。

定期練習:希塔療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定期練習可以加深你的體驗和療癒效果。

對於特定的健康問題或深層的情感創傷,尋求資深希塔療癒師的專業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希塔療癒是一個練習和學習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要期待立即見到成果,而是享受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我認為希塔療癒的美妙之處在於它為個人提供了一種強大的自我療癒工具,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進行。通過以上步驟,你也可以開始探索和實踐希塔療癒,促進自我治療和靈性成長。記得,每個人的療癒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保持耐心和開放心態,享受這一過程帶給你的一切。

p.s 這些步驟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但深入學習和練習希塔療癒的最佳方式是通過參加正式的課程或工作坊,以及在有經驗的療癒師的指導下進行。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是每位人士常會遇到的情緒。然而,在部分人士身上,因工作或學業等因素的壓迫,壓力可能達到不健康或難以應對的程度。壓力感知量表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讓您感知並留意到生活中發生的事項。想像一下,若有兩位人士在過去一個月裡經歷相同的事情,但基於他們對壓力的個別感知,他們在壓力感知量表上的總分可能截然不同,其中一位可能被劃分至低壓力類別,而另一位則可能處於高壓力類別。這正展示了壓力感知量表的趣味性。葉瀚林邀請大家可以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先來做一下壓力測試吧

壓力知覺量表​

這份量表自我評估的分數不反映任何特定的診斷或療程。這測量只是一種用來評估壓力水平的方法。

還有另一種自我評估表

如果您現正面對抑鬱或焦慮等情緒困擾,或者擔心自己有情緒問題,不妨花幾分鐘回答以下問題,作一個初步自我評估,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和治療需要。您亦可以即時報名,尋求專業協助!

16題抑鬱自我評估問卷

以下是真人免費心理諮詢專線+網上平台+APP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2389 2222

  • 熱線由成立至今一直由一群熱心義工提供服務,讓任何感到絕望無助、有情緒困擾或自殺意圖的人士,都可致電與義工傾訴;熱線中心義工們會接聽來電,細心聆聽,獻上真誠關懷,陪伴求助者面對自己的困擾,希望來電者能重拾生存的勇氣和信心。
  • 書信及電郵求助 任何人如有情緒困擾,可以透過以下途徑接受情緒支援。 
  • 書信地址:九龍彩虹邨金華樓地下126-127室(撒瑪利亞人收) 
  • 電郵地址:touch@sbhk.org.hk(撒瑪利亞人收) 
  • 預約與熱線中心義工面談
  • 任何有情緒困擾,希望能與熱線義工面對面約談,都可預約與熱線中心義工面談,請於2個工作天前致電27908844與熱線中心職員預約。
  • 面談地址:九龍彩虹邨金華樓地下126-127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

熱線電話:2896 0000

在全年的任何一天、任何時刻都開放服務,熱線電話接聽中心不會採用自動回應系統或播放電話錄音,由真人義工接聽,大部分義工能說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部分更能操其他方言或語言。
 


醫管局24小時精神健康專線

精神科熱線電話:2466 7350

「精神健康專線」是一條24小時由專業精神科護士接聽的精神健康熱線,為精神病患者、照顧者、相關持份者及市民大眾就精神健康事宜向來電者提供專業意見及安排適時的轉介服務。


母親的抉擇熱線

24小時熱線電話:2313 5678


東華三院芷若園

24小時熱線電話:18281

性暴力受害人、面對家庭暴力的個人或家庭之危機評估及輔導。


協青社 – 24小時電話熱線服務

24小時熱線電話:9088 1023

全年365日,提供24小時真人接聽的電話熱線服務。外展隊會在對話中介定年青人的需要,有需要更會駕車到約定的地點,把流落街頭的年青人接往中心,務求即時把面臨危機的年青人帶到安全的地方。


風雨蘭性暴力求助熱線

熱線電話: 2375 5322

電話輔導予性暴力倖存者及其支持者

星期一至五:09:00 – 22:00
星期六:09:00 – 13:00
(公眾假期休息)


和諧之家

婦女:2522 0434

男士:2295 1386

家庭暴力危機處理、輔導、社區資源介紹及轉介

婦女求助熱線:24小時
男士:星期一至六:10:00 – 18:00 ;
星期一、三、五:19:00 – 22:00
(公眾假期休息)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熱線  2711 6622  

電話輔導    星期一至五:19:00 – 21:30


學友社 – 學生專線服務  2503 3399  

電話輔導    星期一、三、五:19:00 – 21:00(公眾假期休息)


香港家庭福利會

家福關懷專線 2342 3110

電話輔導

星期一至四:10:00 – 12:30 ; 14:30 – 17:00
星期五:14:30 – 17:00
星期六:10:00 – 12:30


香港青年協會

關心一線 2777 8899    電話輔導    星期一至六:14:00 – 02:00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英文情緒支持熱線 2389 2223 

電話輔導    星期一至五:18:30 – 22:00
(公眾假期休息)


社會福利署熱線服務    2343 2255    

電話輔導及社福資料查詢    

查詢福利服務資料:24小時輔導及支持:
星期一至五:09:00 – 17:00
星期六:09:00 -12:00


香港戒毒會    2574 3300

戒毒諮詢及輔導

星期一至五:08:45 – 17:15
星期六:09:00 – 12:00


香港神托會

青年新領域熱線    2635 7709  

 電話輔導    星期一至五:10:00 – 17:30


生命熱線

青少年生命專線    2382 0777

24歲以下青少年之電話輔導    14:00 – 02:00


社會福利署熱線服務

電話: 2343 2255

社會福利署熱線服務提供在辦公時間內即時熱線輔導、支援及查詢服務,及24小時查詢有關社會福利服務資料的互動語音系統。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 - 1700
週六:0900 – 1200


生命熱線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

電話:2382 0000

由受過專業培訓的義工接聽來電,堅守「關懷、聆聽、接納、陪伴」的服務理念,理解來電者所面對的問題及感受,耐心聆聽他們的心底話而不加批判及提供意見。


生命熱線「珍愛生命」長者熱線

電話:2382 0881


青少年生命專線

電話:2382 0777


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

向晴熱線電話:18288

本港首條24小時由專業社工接聽的危機支援熱線,為面對危機或創傷的人提供全天侯即時情緒支援輔導服務。


財困壓力輔導專線:31610102

由社會福利署資助,財困壓力輔導專線均由註冊社工24小時接聽,為遇上債務困擾的人士或其家屬提供有關債務重組、破產、資產變賣等債務處理手法的資訊,並就著不同個案作債務危機評估,提供合適的債務解決方案。


利民會《即時通》24小時精神健康支援

電話:3512 2626

即時通為24小時運作的精神健康熱線,由受精神健康專門訓練之社工、精神健康工作員及義工接聽,紓緩因精神狀況或生活壓力而產生的情緒。


Open噏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為11至35歲青少年提供網上情緒支援的文字輔導平台,全天候24小時陪伴年青人一起面對來自學業、家庭、朋輩相處、工作等引致的情緒困擾。

WhatsApp:9101 2012
SMS:9101 2012
網頁:www.openup.hk


Chat窿

Chat窿是情緒支援及個人成長工具,為香港居民提供防止自殺服務。Chat窿是「chatroom」的諧音,寓意是一個可渲洩情緒的樹窿,「由義工提供服務,與有情緒困擾的人對話,提供抒發渠道。在這個空間裡,所有對話內容均會保密,求助者都可以安心與義工傾談。

網頁:https://chatpoint.org.hk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下午4時 - 凌晨1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晚上8時 - 凌晨1時


夜貓Online

網頁:https://nitecat.bgca.org.hk

夜貓Online網上青年支援隊強調以網絡社區(第19區)為本、網絡世代為主體的信念,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工具,以線上和線下(Online & Offline)的工作模式,為面對即時危機或高危處境的青少年提供輔導服務。


「輔負得正」手機APP

「輔負得正」手機應用程式讓關注個人情緒的市民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況,甚至透過程式接受「輔」導,令潛在的「負」面情緒「得」以「正」面的態度和方法處理。

程式功能直接輔導:由專業社工為受情緒困擾之市民提供線上輔導
遊戲:以「認知偏向矯正」作設計概念的小遊戲,從玩樂中建立正向思維 情緒測試:以簡單測試,即時了解個人的壓力與抑鬱指數
心理健康資訊:提供心理健康與抑鬱/焦慮情緒的資訊
求助資源:提供精神健康服務資訊與熱線電話
下載方法:
Android版本
IOS版本


「心靈嚮導」免費輔導服務計劃 東華三院 Radio i-care

網站: https://www.radioicare.org/episode/detail/413/?q=%E5%BF%83%E8%81%86%E5%9A%AE%E5%B0%8E
電話: 2814 2806
電郵地址: wchc-carersupport@tungwah.org.hk
此服務由友心情精神健康網上平台及香港大學合辦的免費輔導服務計劃。服務為正經歷情緒困擾或睡眠問題的人士提供免費輔導服務,並由香港大學輔導系碩士畢業生提供三節免費輔導服務。服務使用者可以透過直接聯繫中心,或 WhatsApp (6036 7531) 中心社工登記申請使用服務。

地址:
香港黃竹坑黃竹坑徑二號
開放時間:
Mon, Wed: 14:00 – 17:00, 19:00 – 21:00 Sat: 10:00 – 13:00, 14:00 – 17:00
關於 東華三院 Radio i-care
Radio-i-Care 是一個網上平台,提供超過400條有關精神健康主題的影片。他們亦與香港大學亦同為經歷常見精神健康問題或睡眠問題人士提供免費輔導服務。

香港心聆 一次性免費心理健康諮詢 - 報名表格

什麼是心理健康諮詢?
香港心聆現正推出免費的一次性心理健康諮詢。如你合符本計劃的資格,香港心聆的iACT心理健康主任將安排與你進行45分鐘的對談一次,以了解你當下的情緒健康狀態及需要,並有機會與你一起探索適合的社區資源,以照顧你的情緒健康。對談將以你所選擇(視像通話/電話)的方式進行。


線上精神健康自助平台

心理輔導,不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和心力!眾多研究顯示,簡短的心理諮詢服務,足以使人帶來正向而重大的轉變。Re:Fresh推出免費「線上簡短心理諮詢」,只需5分鐘填寫登記及初步諮詢表,透過Zoom進行一對一專業面談,讓我們聆聽你的煩惱,陪你舒解身心壓力,尋找出路。

服務特色
✔️ 輔導過程簡短而有效

✔️ 線上會面,約談時間彈性

✔️ 聚焦探索出路

✔️ 申請程序簡便


新愛行公益基金會-免費傾聽陪伴(香港/線上)

很多人受到一些對心理輔導的錯誤觀點或是刻板偏見所影響,而失去了獲得幫助的機會,隨著全球發展趨勢,心理輔導的線上服務,也越來越多人可以有機會去了解到心理輔導服務,很多輔導師除了提供面對面的服務之外,也同時提供線上服務,可以擴大其服務範圍,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心理輔導,那麼可以先從我們的線上心理輔導開始體驗,給自己的一個客觀且科學的角度來了解心理輔導。

免費預約心理輔導 https://www.love-core.org/fpc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使得許多人面臨心理健康的挑戰。心理諮商成為了幫助人們應對情緒問題、壓力、人際關係困擾等重要工具。然而,傳統的心理諮商往往因價格昂貴、地理位置或時間限制等因素,使得許多需要幫助的人難以接受服務。因此,免費線上心理諮商的出現,提供民眾一個既方便又無門檻的解決方案,讓更多人能夠在需要時尋求幫助。所以葉瀚林特別整理這篇心理諮商的管道懶人包,希望可以幫助台灣的朋友,在人生谷底時,不要過去氣餒自負,可以嘗試透過心理諮商找到解決辦法。

 

現代人為何需要心理諮商?

  1. 壓力源不斷增加: 隨著現代生活的快速變化,個人所承受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工作、家庭、社會期望等多方面的壓力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2. 情緒問題普遍: 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鬱在現代社會中變得日益普遍。這些情緒問題若不及時處理,可能進一步影響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
  3. 人際關係的複雜性: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這也增加了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遇到困難的可能性。
  4. 自我實現的追求: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我成長和實現自我潛能,心理諮商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克服障礙,實現個人目標。

 

免費線上心理諮商的用意

  1. 降低門檻: 免費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經濟條件不允許的人群也能夠獲得心理健康的支持,使心理健康服務更加普及。
  2. 方便快捷: 用戶可以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隨時進行心理諮商,克服了地理位置限制,更加方便快捷。
  3. 保障隱私: 對於許多對隱私特別關注的人來說,線上諮商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平台,讓他們在不透露身份的情況下獲得幫助。
  4. 提供多元化服務: 線上平台通常能夠提供多樣化的諮商服務和資源,如一對一諮商、團體諮商、自助工具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 促進公眾心理健康意識: 免費線上心理諮商的普及,有助於提高公眾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

 

台灣免費心理諮商/心理輔導/心理治療的相關管道

台灣收費的心理諮商非常多,我就不在這邊列舉,但免費的管道雖然不像收費那麼多且廣,但我覺得這些免費資源已經可以幫助到許多正在人生陰暗處的人,通常這些人經濟狀況相對不會太好,如果你或你身邊剛好沒有預算去看心理諮商或精神科醫生,或者還不確定自己有沒有什麼狀況,可以先透過免費資源,在專業諮詢的志工引導之下,可以了解自己的問題癥結,之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就醫治療。

 

免費心理諮詢專線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目的與服務範圍: 安心專線主要針對情緒困擾、心理壓力、人際關係問題、家庭暴力或自我傷害等問題提供支持。此專線著重於提供一個溫暖的聆聽空間,幫助來電者減輕情緒壓力,並提供專業建議和轉介服務。
  • 操作模式: 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受過訓練的志工接聽電話,根據來電者的情況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和諮詢服務。

 

生命線:1995

  • 目的與服務範圍: 生命線致力於提供自殺預防諮詢服務,支持那些面臨絕望、抑鬱或自殺念頭的人。透過專業的溝通技巧,來電者可以找到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方法。
  • 操作模式: 專業心理諮詢師和訓練有素的志工提供情緒支持,並在必要時提供危機干預和轉介服務。

 

張老師:1980

  • 目的與服務範圍: 張老師專線主要針對青少年和兒童提供心理諮詢和支持,涵蓋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問題、家庭問題等議題。這個專線旨在為年輕人創建一個能夠安心表達和尋求幫助的通道。
  • 操作模式: 專業的諮詢人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適合青少年和兒童的諮詢服務,幫助他們處理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老朋友專線:0800-228-585

  • 目的與服務範圍: 這條專線專門為中老年人設立,提供心理健康、孤獨感、退休生活適應等問題的諮詢服務。通過這個平台,老年人可以獲得情感支持,並了解如何積極面對老年生活。
  • 操作模式: 由專業諮詢師和接受過相關訓練的志工提供支持,並根據來電者的需要,提供情緒支持和生活建議。

 

戒毒專線:0800-770-885

  • 目的與服務範圍: 戒毒專線是由法務部整合全國各地毒防中心的諮詢電話,旨在為有毒品使用問題的個人提供幫助和支持。該服務涵蓋毒品戒斷、心理健康諮詢、法律諮詢等範疇,致力於協助個人戒除毒品,並重返健康生活。
  • 操作模式: 提供24小時無休免費電話服務,由專業的諮詢人員接聽,包括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及法律顧問等,根據來電者的需求提供專業建議、心理支持和必要的轉介服務。

 

外來人士在台生活諮詢專線:1990

  • 目的與服務範圍: 這條專線旨在為在台灣生活的外國人及新住民提供生活需求和適應方面的諮詢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居住、工作、教育、健康保險、法律權益等問題。專線旨在幫助外來人士更好地適應台灣生活,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理解。
  • 操作模式: 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線上免費諮詢服務,支援中、英、日語。而對於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語言服務,則提供週一至週五9:00-17:00的諮詢時間。透過這個平台,來電者可以獲得專業且貼心的諮詢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在台灣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各縣市衛生局免費心理諮商資訊

台灣各地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類似於一般醫療門診,為民眾提供心理健康的諮詢與支持。這些中心分布於全國各縣市的衛生局,提供包括個人諮商在內的多種服務。以下是獲取這些服務的基本流程與費用信息,以及各地區心理衛生中心的概覽。

 

獲取服務的流程

預約諮商: 透過電話或親訪預約諮商時間。

進行諮商: 按預約時間前往中心,諮商時長一般為30分鐘。

討論後續: 諮商後,與心理師確定後續諮商次數及時間。

諮商費用: 初次諮商含掛號費共計250元(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年度內1至8次諮商維持同費用,第9次起每次288元。

優惠政策: 特定條件民眾(低收入戶等)諮商免費,僅需付掛號費50元。

 

【北部地區】

基隆市衛生局

青年韶光計畫:提供學生個別諮商與家族治療,可享6-8次免費心理諮商,可線上或電話預約

免費線上心理諮商服務:(二)14:00-17:00 (三)17:00-20:00 (四)14:00-17:00 (六)9:00-12:00,採電話預約

青年韶光計畫:02-77495927

基隆市衛生局:02-24566185


臺北市政府會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每次諮商時間30分鐘

收費方式:一般民眾掛號費50+諮商費200(前8次,第9次起為288)=250元,優惠民眾諮商費免費,僅付掛號費50

優惠民眾條件:持有台北市各醫療院所、產後護理之家、臺北市健康服務中心及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開立優免轉介單之民眾;或持有低收入戶、各科別重大傷病卡、及身心障礙手冊者。

信義區:02-87804152

文山區:02-82377441

中正區:02-23210168

中山區:02-25013363

大安區:02-27390997

松山區:02-27653147

南港區:02-27868756

大同區:02-25948971

內湖區:02-27908387

士林區:02-28836268#14

萬華區:02-23395384

北投區:02-28912670#9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

心理諮商對象限設籍或居住於桃園市民眾

收費方式:全額補助,名額有限,每位每年度上限4次

於每月16號開放下個月預約時段,採線上預約

桃園市生命線協會:03-3011021

北二區身心健康補給站:03-3656995#31

張老師桃園分事務所:03-4916999#42

尼思湖心理諮商所:03-2122721


新竹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心理諮商對象限設籍、居住或就業於新竹市民眾

收費方式:免費,每位上限6次

採電話預約,預約時段9:30~12:00&13:00-16:50

心理諮商時段:東區於每周二下午;北區於每周四下午;香山於每周二上午;新竹市生線心理諮商所於周一與周三下午。

東區衛生所:03-5236158

北區衛生所:03-5353969

香山衛生所:03-5388109

新竹市生線心理諮商所:03-5234647


新竹縣政府衛生局

提供13個衛生所免費心理諮商:竹北區、竹東區、新豐區、湖口區、新埔區、芎林區、橫山區、關西區、寶山區、北浦區、峨嵋區、尖石區、五峰區。

03-6567138


苗栗縣政府

根據苗栗縣人口數,每25萬人建置1處社區心理生據點

苗栗市衛生所:037-277129#35

公館鄉衛生所:037-224732

竹南鎮衛生所:037-470152

苑裡鎮衛生所:037-869595#33

大湖鄉衛生所:037-991034

三義鄉衛生所:037-872014

造橋鄉衛生所:037-542755

後龍鎮衛生所:037-722008

通霄鎮衛生所:037-752048
 


【中部地區】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全額補助,需來電預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時段及電話如台中免費心理諮商表

衛生局心理健康科 04-25150326#302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免費,需來電或填寫表單預約

049-2202636


彰化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兒福聯盟提供「踹貢少年專線」:13-18歲免費電話諮詢,心理諮商時段為一~五 14:00-16:00

0800-001769


雲林縣衛生局

收費方式:免費,每位每年度上限10次,每次50分鐘

採電話預約


【南部地區】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收費方式:免費,每位每年度上限4次

採電話預約,服務地點有西區與東區

心理諮商時段為西區:周一&二 18:00-20:00,東區周三1400-16:00&周五10:00-12:00

05-2328177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

收費方式:免費,部分須支付場地費400元

採電話或線上心理諮商預約

台南心理諮商服務地點總表

06-3352982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定期辦理免費心理健康講座

目前提供苓雅、岡山、鳳山、林園4個分區

開放時間:8:30-12:00&13:30-17:30

苓雅分區:07-7131500#2511

岡山分區:07-7521959

鳳山分區:07-7521959

林園分區:07-7168650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服務對象為18歲以上縣民或未滿18歲之中輟生

採線上預約,每時段2小時,每人每次1小時

收費方式:免費

08-7370002


台東縣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諮商次數至多6-8次

提供許多免費心理諮商課程,可線上預約

089-230295


花蓮縣衛生局

服務時間:一~五8:00-1200&13:30-17:30

03-8351885


【離島地區】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

服務對象為18歲以上澎湖籍民眾

採電話預約

收費方式:免費

06-9272162#122


金門縣衛生局

082-337885


連江縣衛生福利局

0836-22095轉8827


免費線上心理諮商的app

couchspace 沙發心理,抒發你的心靈
Apple iOS & Google Android 雙平台皆上線了喔,
提供每日正念冥想練習、瑜珈課程、睡前音樂與線上心理諮商
​一起推動全國心理健康運動!

諮詢專區持續更新中~快速篩選出適合你的諮商師!
app 結合了全球瘋行的正念冥想、瑜珈課程、白噪音樂還有與藝人的合作,幫助你放鬆、好眠、提升專注力!
每日五分鐘的正念冥想,有效幫助釋放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褪黑素等,讓我們一起戴上耳機加入全球五億人的行列吧。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


FarHugs 遠距抱抱,醫療版 Airbnb、Uber,台灣團隊打造線上心理諮商 App

 台灣 250 萬的憂鬱人口 (其中 120 萬左右服用抗憂鬱藥物),但曾接觸或正接觸心理師協助者卻不足其中 20%,每年因為憂鬱而自殺的人口更不在少數,從此可以看出,還有許多人並未尋求協助,若你正受憂鬱所苦,或許這款 App 可以成為你心理的出口!

雖然目前僅有心理診療這個項目,但未來將會擴大遠距治療的範疇,從心理走入精神醫療,未來也會導入線上門診、健保、線上處方籤、藥物配送、個人數位病例等…,數位醫療生態系成熟後,更多的健康穿戴裝置、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可以搭載在此應用架構上發展。

下載:

FarHugs 遠距抱抱(Google Play 下載)

FarHugs 遠距抱抱(App Store 下載)


這邊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免費與付費心理諮商資源的差異,免費諮商資源大多來自政府與健保預算,旨在提供民眾免費或低成本的心理支持。這些服務的提供者可能獲得政府補助,但並不意味著心理專業人員無償工作。免費諮商通常設有服務次數和時間限制,提供者可能包括實習心理師至資深專業人員,是一個預算有限時的有益選擇。

特殊案例,如政府或學校轉介的情況下,諮商的質量和範圍可能有所不同,但這些情境較少見,本文不做深入討論。學生則可利用學校提供的輔導資源,這是學習階段重要的自我發展工具。

儘管存在免費諮商資源,付費諮商仍有其必要性。付費諮商提供更長的服務時間和深入探討的機會,適合需要特定治療方法或面對複雜問題的個案。透過投資於心理諮商,可以長期提升個人的心理健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於消費娛樂的短暫滿足,心理諮商提供更深遠的價值。

選擇合適的心理支持管道,無論是透過免費資源還是自費方式,最關鍵的是找到適合個人需求的專業人員,以實現最佳的諮商效果。心理工作者無論在哪個諮商模式下,都已投入大量精力於專業技能的提升,確保能為求助者提供質量相應的服務。

最後也要提醒大家進行線上心理諮商需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安全,避免個資洩漏或駭客攻擊。

諮商時也需與輔導員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係,以獲得更好的幫助和支持。

要注意選擇正規和合法的線上心理諮商機構和專業心理師,以獲得安全和有效的服務。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精神分裂症,也稱為思覺失調症,這在臨床上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因為會影響患者的思維、感知和行為,導致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可能會活在一個自己深信的恐懼當中。今天葉瀚林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樣的精神疾病其實並非無藥可救。

如何判斷某人可能患有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

它通常在青春期後期成年早期開始顯現。以下是我葉瀚林認為可能表明某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跡象和症狀:

  1. 幻聽:聽到不存在的聲音,例如聽到別人談話或命令。
  2. 妄想:擁有強烈但不真實的信念,如被追蹤、陰謀或特殊身份等。
  3. 思維混亂:言語雜亂無章,跳躍式或無法理解的思維。
  4. 社交隔離和退縮:避免社交互動,表現出對親近關係的冷漠。
  5. 情感平淡: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情感表達減少。
  6. 認知問題:集中注意力或記憶方面的困難。
  7. 異常行為:不尋常或怪異的行為,例如不恰當的笑或哭,或無目的的激動。
  8. 日常功能下降:工作、學習或日常活動的能力降低。

重要的是要理解,這些症狀本身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許多症狀也可能與其他健康問題相關,包括其他精神疾病、藥物影響或極度壓力。

因此,正確的診斷必須由合資格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進行請勿因為看到網路上的文章,覺得跟自己好像很像,就直接帶入,也不要直接抗拒,我們可以從更客觀的醫療專業方式,去確認自己的病情與心理健康。

如果您懷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應尋求專業的幫助。

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改善預後非常重要。專業的精神健康專家可以提供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計劃。

請記住,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可以管理的疾病,很多患者在適當的治療和支持下可以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我常常和患者和其家人說,了解疾病、尋求專業幫助和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勞,或俗稱「爆肝」,是指因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或心理壓力導致的身心狀態惡化。判斷是否已經嚴重過勞需要關注身體和心理的多種信號。葉瀚林在這裡提供一個指南,包括如何判斷是否過勞、過勞的徵兆、預防措施,以及可能引發的疾病。

如何判斷是否嚴重過勞

長時間工作:每週工作時數遠超標準工作時數(例如每周超過50小時)。

持續疲勞:即使休息後仍感到疲憊不堪。

情緒問題:感到壓力大、焦慮、抑鬱或情緒波動大。

身體不適:包括頭痛、肌肉痠痛、胃痛或其他身體疼痛。

睡眠障礙:失眠、睡眠質量差或睡眠過度。

過勞的徵兆

認知功能下降:包括記憶力減弱、注意力不集中和決策能力下降。

工作表現下滑:錯誤增多,工作效率降低。

人際關係問題:與同事、家人的關係變差,容易發生衝突。

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例如感冒或其他感染。

如何預防過勞

定期休息:確保每天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時間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閑時間,避免長時間加班。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

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瑜伽或其他放鬆技巧。

求助:當感到壓力無法自行處理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可能引發的疾病

長期過勞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

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抑鬱症。

免疫系統問題:容易感染疾病。

消化系統問題:如胃痛、胃潰瘍。

睡眠障礙:長期失眠可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過勞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個人、組織和社會層面的共同努力來解決。認識到自己的身心狀態,並及時采取措施預防和減輕過勞,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關鍵的一環。在現代快速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過勞已成為許多人面臨的共同挑戰。因此,除了上述的預防措施外,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策略來應對。

拓展的預防和減輕過勞策略

優先排序與設定界限:學會說“不”對於避免過度承諾是非常重要的。確定工作和生活中的優先順序,並根據這些優先順序設定明確的界限。

提高工作效率:尋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採用時間管理工具,或改善工作流程,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工時。

培養興趣和愛好: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或愛好,這有助於減輕壓力和防止過勞。

社會支持: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他們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幫助你在面對壓力時保持積極。

專業支持:如果自己無法處理過勞問題,應尋求專業幫助。心理諮詢師或心理醫生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治療方案。

過勞的社會與組織層面解決策略

在組織和社會層面,也需要採取措施來減少過勞的發生:

推廣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文化:企業和組織應鼓勵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例如提供彈性工作安排、設立不鼓勵加班的政策等。

提供員工支持計劃:如壓力管理研討會、健康和福利計劃等,幫助員工學會如何管理壓力,保持健康。

改善工作環境:創建一個積極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壓力源,如提供合適的工作資源、公平的工作評估和獎勵體系。

過勞不僅對個人健康有害,還會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通過個人努力和組織支持,可以有效預防和減輕過勞。記住,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每個人的責任,同時也是維持高效工作和良好生活質量的關鍵。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番茄鐘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由弗朗切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在1980年代末期發明。這種方法使用一個計時器來將工作分割成25分鐘的間隔,每個間隔稱為一個“番茄”,之後伴隨著短暫的休息時間。這裡葉瀚林將和大家介紹一些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最有效率且不容易失敗的策略。

1. 瞭解基本原則

首先,了解番茄鐘工作法的基本原則至關重要。每個“番茄”工作時段後,你將休息5分鐘,每完成四個“番茄”後,則進行更長的休息,通常為15至30分鐘。這種方法的目的是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同時減少疲勞。

2. 明確規劃工作與休息時段

設定具體目標:在每個番茄時段開始前,確定你要達成的具體目標。
使用計時器:任何計時器都可以,無論是傳統的廚房計時器、手機應用程序還是網絡工具。
遵守時間:當計時器響起時,立即停止工作,開始你的休息時段。

3. 最小化干擾

通知他人:在開始工作時,告知同事或家人你正在使用番茄鐘工作法,需要不被打擾。
關閉通知:將手機、電腦和其他可能打擾到你的設備上的通知關閉。
準備好所有必需品:**在每個工作時段開始前,確保你擁有所有必需的資料和工具,以避免在工作中起身。

4. 調整個人習慣

量身訂做時段長度:雖然標準的番茄時段是25分鐘,但根據個人偏好,這個時間可以調整。找到最適合你專注工作的時長。
選擇合適的休息活動:利用短暫休息時間進行身體活動,如伸展或短暫散步。

5. 評估與調整

記錄並評估:記錄每天完成的番茄時段數量和完成的任務。評估哪些方法最有效,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保持靈活性:如果某個任務需要更長的時間,不要猶豫在一個番茄時段後直接繼續進行,只要記得之後要休息。

6. 利用工具與資源

尋找適合的工具:市面上有許多專為番茄鐘工作法設計的應用程序和工具,選擇一個最適合你的。

結合其他時間管理技巧:考慮將番茄鐘工作法與其他時間管理方法結合,如艾森豪威爾矩陣或GTD(Getting Things Done)方法,來優先排序你的任務並進行長期計劃。這樣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安排番茄工作時段,並在更大的時間管理框架內優化你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7.避免燃燒倦怠

長期高效工作的關鍵在於防止過度勞累。利用番茄鐘工作法中的長休息時間來徹底脫離工作狀態,進行一些能夠幫助你充電和放鬆的活動。這可以是一段輕鬆的閱讀、一次短暫的冥想或是和家人、朋友進行互動。

8.設定可達成的目標

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設定實際可達成的目標。如果一個任務太大,將其拆分成多個小步驟,每個步驟都可以在一個或數個番茄時段內完成。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幫助你保持動力,也讓任務更加清晰可行。

9.靈活應對

雖然遵循番茄鐘工作法的基本原則很重要,但也需要對不同情況保持靈活應對的能力。比如,在一些需要長時間深度工作的項目上,可能需要連續進行多個番茄時段,此時可以適當調整休息時間和工作時段的長度。

10.培養正面的工作態度

使用番茄鐘工作法的過程中,保持正面的工作態度和自我激勵非常關鍵。慶祝每一個小勝利,無論是完成了一個小任務,還是成功地堅持了一整天的番茄工作法,都是向著更高生產力和更好工作生活平衡邁進的重要步驟。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個強大的時間管理工具,能夠幫助人們以更集中的注意力進行工作,同時減少疲勞感。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最小化干擾、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以及靈活調整方法以適應個人需求,你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這種方法的效果。記住,持之以恆和自我調整是實現時間管理目標的關鍵。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拖延症,或稱為拖延行為,是一種普遍存在於現代社會中的現象,常見於各年齡層的人群中。它指的是個體經常性地推遲開始或完成任務,即便這樣做可能會導致負面後果。對於拖延症是否應被視為一種心理疾病,或僅僅是現代人使用的一個藉口,這在學術和心理健康領域中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葉瀚林今天想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這個問題:拖延症的定義、心理學理論、影響因素、以及治療和管理方法。

拖延症的定義與診斷

拖延症在心理學中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一般認為它涉及到反覆的拖延行為,這種行為超出了正常的比例,對個人的工作、學習或日常生活造成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拖延症並未被國際疾病分類系統,如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ICD)或美國精神醫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列為一種獨立的精神疾病診斷。

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家對於為什麼人們會拖延有不同的理論。一些研究將其歸因於時間管理能力差、目標設定不合理、工作或任務焦慮、以及對於任務結果的恐懼等。其他學者則從自我調節失敗的角度來解釋拖延,認為拖延是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一種表現,這與大腦前額葉功能降低有關

影響因素

拖延行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個人的心理特質、環境壓力、任務特性等。例如,一項研究發現大約有25%的成人經常性地拖延,而在學生群體中,這一比例可能高達70%以上。另外,科技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使用也被認為是現代社會中拖延行為增加的原因之一。

治療與管理

關於拖延症的治療和管理,心理學家和治療專家們提出了多種策略。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旨在幫助個體識別和改變導致拖延的負面思維和行為模式。此外,時間管理技巧的訓練、設定實際可達成的目標、以及提高自我效能感等策略也對於減少拖延行為有所幫助。更具體的方法可能包括:使用番茄工作法來增進專注力,進行短時間的工作後休息一小段時間;透過正向增強來鼓勵任務完成,比如完成一項任務後給予自己一些小獎勵;以及學習情緒調節技巧來應對工作或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焦慮和壓力。

研究數據

雖然將拖延症界定為一種心理疾病仍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拖延行為與個體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密切相關。例如,一項綜合分析顯示,拖延行為與焦慮、抑鬱、壓力感及生活滿意度低下有顯著的相關性。此外,拖延不僅僅影響心理健康,也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睡眠障礙和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一項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約46%的受訪者報告說他們至少在一個學科上經常拖延,而這些學生在學業成績和整體學習滿意度方面普遍低於不拖延的學生。另一項研究則指出,工作場所中的拖延行為與工作滿意度低、職業倦怠和更高的離職率相關聯。

綜上所述,拖延症是否被認定為一種心理疾病仍然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拖延行為對個人的心理健康和整體福祉有顯著的負面影響。因此,無論是從治療心理疾病的角度,還是從提高生活質量的角度,了解拖延的原因並採取措施減少拖延行為都是重要的。通过心理教育、行為療法以及支持性環境的建立,個體可以學會更有效地管理時間,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滿意度。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瀚林目前在香港的九龍工作,我覺得這是一個繁忙且充滿活力的都市,在這邊生活的每一面向都鮮明地映射著社會的多樣性與矛盾。這裡,摩天大樓和狹窄的街道共存,豪華住宅與擁擠的公寓並排,彷彿每一寸土地都在講述著它自己的故事。所以我想帶大家從我的文字一起探索在九龍生活的發現,透過我的觀察和個人故事,揭示這個地區作為一個社會縮影的面貌。

在我眼中的香港九龍,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縮影

首先,我覺得九龍是一個極度密集的城市環境,它展現了香港極端的居住空間問題。我發現這裡的住宅條件反映了廣泛的社經階層,從天價豪宅到只有幾平方米的籠屋,生活狀況極端分化。在繁華的旺角,你可以見到滿載著最新潮流商品的購物區域,而就在轉角,可能會發現擠滿了尋求便宜商品的人群的街市。這種對比不僅展示了物質文化的多樣性,也揭示了深層的社會經濟差距。

在我眼中的香港九龍,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縮影

交通是九龍生活的另一個關鍵面向,反映出這個地區的快節奏生活。地鐵、巴士和的士是這個區域不斷流動的脈搏,顯示出高效運輸對於支撐這個城市生活至關重要。然而,交通擁堵和公共運輸的高度依賴也凸顯了城市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在我眼中的香港九龍,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縮影

此外,九龍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從傳統廟宇到現代藝術展覽,這裡的文化活動展示了香港作為一個東西方文化交匯點的獨特地位。街頭的霓虹燈和宣傳海報折射出商業和消費文化的盛行,而傳統節日和慶典則體現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在我眼中的香港九龍,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縮影

飲食文化在九龍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路邊小攤到米其林星級餐廳,都展現了這個地區飲食多樣性的一面。這不僅是味蕾的盛宴,也是社會經濟地位和文化認同的一種體現。

我覺得九龍的日夜生活對比真的很強烈,晚上的街道上燈光閃爍,夜生活的活力與日間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夜市、酒吧和夜總會吸引著各色人等,展示了這個城市從不休息的一面。在這個從不休息的城市裡,夜市、酒吧和夜總會不僅是娛樂消遣的場所,它們也成為社交互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夜市以其熱鬧的氛圍、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地道的小吃聞名,不僅吸引著尋找平價美食和特色紀念品的遊客,也成為了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裡,可以深刻體會到九龍社會的熱情和包容性,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這個狹小空間中和諧共處,共同享受著夜晚的樂趣。

酒吧和夜總會則展現了九龍更為多元和國際化的一面。從精緻的雞尾酒吧到熱鬧的音樂現場,這些場所不僅提供了放鬆和娛樂的空間,也是時尚和潮流的前沿。年輕一代特別喜愛這種夜生活的文化,他們在這裡尋找自我表達和社交的機會,同時也體現了這個城市不斷創新和進步的精神。

然而,九龍的夜生活也反映了一些社會挑戰,如安全問題和噪音污染,這些問題要求社區、業主和政府共同努力,以保障居民的生活質量和遊客的安全。這種共同努力同樣展現了九龍社會的另一面——在面對挑戰時的團結和互助。

總之,九龍的夜生活不僅是這個城市文化多樣性和活力的展現,也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矛盾交織的場域。它既是尋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九龍作為一個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都市社會縮影的重要組成。通过觀察和體驗九龍的夜生活,我們可以深入理解這個社會的複雜性,感受到這個城市獨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面臨的容貌焦慮現象,是一個多因素驅動的社會心理問題,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社會文化、媒體呈現、技術進步,以及個人心理等多個層面。這種焦慮不僅對個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也進一步影響了社會互動和文化價值的塑造。葉瀚林列出以下從原因、後果以及預防措施進行詳細說明。

容貌焦慮的原因

社會與文化壓力:現代社會普遍存在一種對美的追求與崇拜,這種崇拜往往透過電影、電視、廣告和社交媒體等渠道被強化。人們常常被這些渠道中呈現的理想化形象所影響,從而對自己的外觀產生不滿。

社交媒體的比較文化: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充斥著經過精心挑選或修飾的照片,使人們不自覺地將自己與他人的最佳時刻進行比較,從而加深了對自己外觀的不滿和焦慮。

技術進步:美顏相機、修圖軟件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地美化自己的照片,這不僅改變了人們對美的認知,也提高了對外貌的期望值。

容貌焦慮會過度依賴使用美顏相機

容貌焦慮可能造成的後果
心理健康問題:持續的外貌不滿可導致自尊心低落、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

社會隔離:極端的容貌焦慮可能導致個體避免社交活動,擔心被他人評價,進而導致社會隔離。

過度追求外表改造:一些人可能通過整形手術、過度節食等極端方式來改變外貌,這不僅對身體健康有害,也可能導致心理依賴和財務負擔。

容貌焦慮造成各種自我打擊

預防措施
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通過教育和心理輔導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認識到個體差異和自我價值,而不是僅僅通過外貌來評價自己或他人。

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

理性使用社交媒體:學會理性判斷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減少比較,並限制使用時間,以減少其對自我形象的負面影響。

使用社交媒體的時候要保持理性

促進健康生活方式:鼓勵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不僅因為它們對身體健康有益,更因為它們能夠提升自我感覺和整體幸福感。規律的運動有助於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天然的化學物質,能夠提升心情並減少焦慮和抑鬱的感覺。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樣能夠改善心理健康,因為身體的營養狀態直接影響到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

健康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可以緩解容貌焦慮

有研究指出,參與規律的體育活動的人,比那些缺乏體育活動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現得更好,包括更低的抑鬱症狀和焦慮水平。此外,營養均衡的飲食,如地中海飲食,被發現與較低的抑鬱風險相關。

保持運動的人更可以降低焦慮水平

推廣正面的媒體形象
媒體教育:教育公眾識別和質疑媒體和廣告中的不實和不健康的美容標準。這包括提高對修圖和美顏應用效果的認識,讓人們了解這些圖像並不代表現實。

多元化的美的呈現:鼓勵媒體和廣告業展現更多樣化的美,包括不同的體型、膚色、年齡和性別,從而幫助人們建立更廣泛和包容的美的觀念。

包容多元化的美

增強社區支持和心理健康資源
社區支持:提供更多的社區資源和活動,如支持小組或工作坊,來幫助人們分享他們的經歷,減少孤立感,並學習應對技巧。

易於獲得的心理健康服務:提高公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減少就醫的污名化,並提供更多易於獲得的心理健康服務和資源。

心理健康服務

我認為現代人容易產生容貌焦慮,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從個人、社會和制度層面進行綜合干預。但如果可以通過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合理使用社交媒體,推廣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提供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資源,確實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容貌焦慮的發生,從而促進個人和社會的整體福祉。

文章標籤

葉瀚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